希伯来人福音
《希伯来人福音》被多位与埃及亚历山大城有关的教父引用,包括革利免(Clement)、俄利根(Origen)、盲人底迪默(Didymus the Blind)以及耶柔米(Jerome,曾在亚历山大跟随底迪默学习)。因此,学者推测此书是在亚历山大使用,并很可能也是在那写成的,时间大约为公元二世纪上半叶。
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并未完整保留下来,现今仅能从上述教父著作中的零星引文窥见其内容。该福音书之所以被称为“希伯来人福音”,可能是因为它主要为亚历山大这座繁荣大都会中的犹太-基督徒社群所使用,也就是说,这个名称是由该群体以外的人所命名,而非使用者本身。
《希伯来人福音》是用希腊文写成的,讲述耶稣生平中的若干重要事件,包括他的受洗、受试探与复活。然而,这些故事并非直接改编自后来收入《新约》的福音书,而是口头传统中流传下来的另一类叙述形式,直到某位无名作者将其记录下来。
从现存片段中可见,该书展现出浓厚的犹太背景。例如,第5号片段预设了雅各——即耶稣的兄弟——的重要性,他在耶稣死后成为耶路撒冷犹太-基督徒的领袖。此外,部分言论具有诺斯底色彩(参见第1号片段,与科普特语《多马福音》第2段极为相似)。这也许表明该犹太-基督徒群体比其他群体更接近亚历山大二世纪时活跃的诺斯底教师。
无论如何,该福音书显然包含了耶稣多项伦理教导(见第4号与第7号片段),同时其中也记录了不少颇具传奇色彩的叙事,例如:耶稣复活后向雅各显现的故事。根据该书记载(而非其他权威文献),雅各在最后晚餐时起誓不再吃食,直到亲见主从死里复活(见第5号片段)。
以下是从古代文献中保留下来的片段:
1
如《希伯来人福音》中也记载:“惊讶的人将得掌权,而掌权的人将得安息。”
——(革利免,《杂录》2.9.45)
2
若有人接受《希伯来人福音》,其中救主亲自说:“刚才,我的母亲——圣灵——抓住我一根头发,将我带到高山,就是他泊山去。”
——(俄利根,《约翰福音注》2.12)
3
在《路加福音》中,马太似乎被称为利未。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位取代犹大的马提亚,才是名叫利未的人,即此人有两个名字。这见于《希伯来人福音》。
——(盲人底迪默,《诗篇注》184.9–10)
4
我们在《希伯来人福音》中读到,主对门徒说:“你们不可喜乐,除非是看见你弟兄时怀着爱心。”
——(耶柔米,《以弗所书注》5:4)
5
我最近将这部被称为《希伯来人福音》的作品译为希腊文与拉丁文,此福音书曾被俄利根频繁引用。其中记载,救主复活之后:“主将细麻布交给祭司的仆人后,去显现给雅各。因为雅各曾起誓,自从主的杯临到他以后,就不再吃饼,直到他见主从死人中复活。”此后紧接着写道:“主说:‘摆上桌子和饼。’” 接着继续:“他拿起饼,祝谢,擘开,递给义者雅各,说:‘我兄弟,吃你的饼吧!因为人子已从沉睡之人中复活了。’”
——(耶柔米,《著名人物传》2)
6
在那用希伯来文写成、拿撒勒人所读的福音书中记载:“圣灵的全源泉将临到他身上。因为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哪里就有自由。”在我们提及的那部福音书中,后文还写道:“当主从水中上来时,圣灵的全源泉降下并停留在他身上;并对他说:‘我儿,自诸先知以来我一直等你来,好得以安息于你身。因为你是我的安息,你是我永远掌权的长子。’”
——(耶柔米,《以赛亚书注》11:1–3)
7
在拿撒勒人常读的《希伯来人福音》中,将“使弟兄的灵忧伤”列为最严重的罪之一。
——(耶柔米,《以西结书注》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