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渴慕义是什么意思?

在马太福音 5:6,耶稣谈到与他人正确相处

BibleProject 学术团队 – 2024年1月31日

在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中,食物、氧气和水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可能会再加上住所来完善“必需品”这一类别,但耶稣会再加上一项——与他人正确相处。当他说“饥渴慕义”时,我们可能会以为他是在谈论对圣洁的个人渴望。但按照耶稣和整本圣经的教导,义是关于以爱的方式正确相处。而在马太福音 5:6,耶稣表明,爱他人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就像吃饭或喝水一样。

在登山宝训的开头,耶稣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 5:6,BibleProject 译本)

我们的英文词“righteousness”(义)来源于希伯来词“צְדָקָה”(tzedakah)和希腊词“δικαιοσύνη”(dikaiosune)。这两个词都承载着深远的意义,比如公义、慷慨和诚实,这些都描述了人与人、人与神正确相处的方式。

即使我们理解了义的含义,马太福音 5:6 仍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耶稣的教导中,饥渴慕义意味着什么?

虽然听起来很激进,但耶稣的教导并不新奇。事实上,这种颠覆性的相处方式,不是以个人利益压迫他人,而是提升他人,它贯穿整本圣经的故事,从头到尾。

希伯来圣经中的义

神所创造的世界是围绕内在的正确关系构建的(见创世记 1 章)。男人和女人与神同行,神造他们为彼此的伙伴,使他们承载神的形象,并照管其他受造物。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义的图景——人类与神、彼此以及他们所居住的土地之间的良好关系。

当亚当和夏娃选择无视神的指示,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时,这是一个选择,即停止与神正确相处。立刻,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剧变。听听亚当在神问他:“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之后的回答:“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创 3:11-12,和合本)

当神转向夏娃时,她同样将责任推卸给蛇。突然间,男人和女人变得只顾自身利益,他们的自我保护本能要求他们去控制彼此以及周围的世界。先前,人类在正确的关系中同行,与造物主和睦相处;现在,他们躲避神,并以不诚实的方式回答他的问题。更糟糕的是,他们开始死亡,因为正确的关系是持续生命的基本要素。

人类与生俱来的正确关系的渴望,自那时起被恐惧和对自我保护及个人利益的欲望所取代。我们被教导要为资源竞争,保卫自己所拥有的,不惜一切代价地排斥他人和敌人。

但神不愿让事情一直如此,因此他时不时地给人指示,比如借着摩西赐给以色列的律法。这律法旨在对抗人类破坏性的渴求——一种致命的饥渴。摩西律法的日常实践建立了与神和他人正确相处的规律,破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当个人和整个社区遵循这些指示时,那些经常受到权势者伤害或忽视的人——贫穷无助的、寡妇和孤儿——可以因邻舍的关爱而获得新生命。

尽管神给予了这些指示,人类仍然像饥饿的狼寻找猎物一样,执意追求自我至上。对此,神不断呼召他的子民回到正确相处的道路上,这条道路最终将满足他们最深的渴望。

“你们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可以来!你们都来,买了吃;不用银钱,不用价值,也来买酒和奶。你们为何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赛 55:1-2a,和合本)

登山宝训中的义、饥渴和渴求

鉴于正确关系这一概念在圣经故事中的核心地位,它在耶稣的登山宝训中占据中心位置也就不足为奇了(太 5:20,6:1,6:33,7:12)。当耶稣坐在山上,被群众环绕时,他详细讲述了一种革命性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根植于希伯来圣经的古老智慧。借着他的话语,耶稣设摆筵席,邀请聆听的人去经历一种能满足我们渴望与所有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滋养生命的方式。这种相处方式定义了耶稣的国度生活。

耶稣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 5:3,9,和合本)

耶稣温柔的话语具有改变人心的力量,邀请我们放弃对自给自足和权力的渴望。就像慈爱的父母轻轻抬起孩子的脸,让他们的目光与自己相对,耶稣邀请我们因渴望与他和彼此正确相处而改变。他说:“要像我一样。”让你的世界观被彻底翻转,并渴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这种义不仅仅关乎个人的道德准则。根据耶稣的教导,人可能会沉迷于遵守律法的规则,却不渴慕真正的正确关系(太 5:20)。耶稣也斥责了一群精通律法的文士,他们严格遵守律法的字句,却同时欺压弱势群体(太 23:1-36)。他们自以为是城中最义的人,实际上却行恶。

耶稣说,真正的义指向最初的伊甸园,并描绘了神国的伦理。这种生活方式不是出于对个人利益的渴望,而是出于对爱的渴求,促使人公正待人,寻求与所有人和睦相处,并毫无保留地慷慨施予(见太 5:38-42)。耶稣毫无例外地这样生活,他邀请每个人加入他,在自己的生命和世界中渴慕公义。

这就是耶稣所说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 6:33,和合本)

在向听众提出这个挑战性的应许之前,耶稣首先安慰他们,告诉他们神关心他们的物质需要。他说:“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太 6:31-32,和合本)

这个信息既简单又革命性。耶稣邀请我们相信神会供应我们日常生活的所需,同时也要全然渴慕他国度中正确的关系。

你们必得饱足

当我们相信与神和他人正确相处的关系与食物和水一样必不可少时,耶稣教导说,我们的生命将被彻底改变。我们开始活出神国的生活,并经历其中的美好。在他在世的日子里,耶稣不断提升被压迫的人,并挑战那些以牺牲弱者为代价谋求权势的人。作为对公义之道的终极表达,耶稣甘愿舍命。他的死亡既显明了人类对权力的残酷渴求,也彰显了神无尽的怜悯、公义和对正确关系的坚定追求。

耶稣呼召我们放下对个人利益的渴望,成为像他那样的人。他应许我们,这种对公义生活方式的渴望不会落空:“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 5:6,和合本)你注意到了吗?他在说,如果我们渴慕与他人正确相处,我们最终会得到满足。所有被恢复的人类都将在一个兴盛的世界中生活,在那里,没有人伤害或恶待另一个人。

那是每个人受造时就向往的家。如果我们渴慕它,我们就必得饱足。借着他的生命和教导,耶稣正在慢慢却坚定地改变我们的心,教导我们像他一样彼此相爱,并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永不朽坏的家园,在那里,正确的关系——公义——将成为我们每日的粮食。

本文由 BibleProject 学术团队共同撰写。研究员塔玛拉·克努森博士(Dr. Tamara Knudson)负责初步研究和写作,学者布列塔妮·金博士(Dr. Brittany Kim)和本·特廷博士(Dr. Ben Tertin)提供编辑支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