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6:33(先求上帝的国)的含义

如何在当下寻求上帝的国

作者:BibleProject 学术团队 – 2023年6月16日

我们为什么晚上要把门反锁?为什么要锁车、锁窗户、锁电脑?因为伤害和损失的威胁无处不在,我们学会了把个人安全看得高于一切。耶稣也重视安全。新约的作者并没有把他描绘成鲁莽或对现实视而不见的人。但当他来到这个充满痛苦的世界时,他依然选择以上帝和他人的爱为首要,即便这样做会带来苦难、伤害和损失。

耶稣只是一个独特的英雄,在做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吗?还是说,他在向我们展示一种现在就可以在地上活出来的生活方式?

当耶稣开始宣讲上帝国的好消息时,他展望着上帝长期以来的应许得以实现——根除败坏和死亡,完全更新受造物,永远建立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在那里,你爱所有人,并且知道所有人都爱你。

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你确信没有人会以任何方式伤害你的世界。这是一个安全扎根于彼此相爱的世界,而不是依靠防范彼此来保障安全。这也是一个富足的世界,所以没有囤积或争夺资源。没有暴力,没有威胁,没有死亡。不需要防盗锁,不需要挂锁,也不需要密码。

如果你每天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不同的生活方式?

耶稣看到自己正通过他所称的“上帝的国”将这种生命带入我们的世界,他通过教导人们关于上帝国的好消息来实现这一点。因此,在马太福音6:33,当耶稣告诉群众要不断地“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时,他的意思是什么?

耶稣是在提供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继续把对个人安全的本能价值放在首位吗?还是他在说,我们应该完全停止考虑如何获取食物、衣服和住所,因为上帝的国已经降临?还是他在邀请人们看到上帝的国已经在这里并且是可得的——教导我们实践以对上帝和他人深厚的爱为根基的生活方式?马太福音6:33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来看一下圣经故事中几个关键点。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理解马太福音6:33,特别是“先求上帝的国”是什么意思。

选择如何过安全的生活

在创世记1和2章,圣经作者邀请我们看到人类必须做出的生死抉择。我们是要自由地、永远地活在上帝丰盛的世界(以伊甸园为代表)里,加入他的统治方式,并按照他的智慧治理世界?还是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智慧来治理世界?

创世记3:1-15,人类相信自己对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胜过对上帝智慧的信靠。他们吃了上帝明确吩咐他们不可吃的那棵树上的果子,于是立刻感到恐惧。他们最终被逐出美好的园子,在一个充满伤害、损失和死亡的世界中受苦——在这个世界里,反锁门、防身武器显得合理,因为生活变得危险,最终归于尘土。

圣经告诉我们,人类会被试探去用一些看似合理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生命,但如果这些方式忽视了上帝的教导,人类最终总是会伤害受造物和彼此。

耶稣将这一线索从创世记3章一直延续到他教导的核心。他直面人类对生存的深层本能。“我需要拥有什么,或者我需要打败谁,才能再活一天?” 他对这个问题的惊人回应,正是登山宝训的精髓: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马太福音6:33)

请注意,马太福音6:33以“但”开头,这是一个对比性的连词,表明耶稣在帮助我们看到与前面内容的对比。在马太福音6章的早些部分,他描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人观点焦虑地保障自己生命的世界,另一个是人类按照上帝的智慧和供应自由生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相信上帝最终会赐下他们所需的一切。

我们被贫困、犯罪和暴力威胁所包围,自然会感到处处充满危险。为了保护“我和我的家人”,即便这意味着忽视或伤害他人,我们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在当今文化中,这甚至被视为一种正常甚至“美德”的行为。我们自身的问题已经够多了,而无私地去爱每一个邻舍听起来很好,但却显得不切实际。因此,当我们听到耶稣说:“先求上帝的国”,我们会觉得这太理想化、不现实,甚至是不可能的。

但耶稣拒绝依靠任何形式的暴力来保护自己。他拒绝一切自私地获取个人安全的方式,并且成为最清晰的榜样,向我们展示如何活出这种新的生命方式。

在危险的世界中先求上帝的国

要准确理解“上帝的国”,首先需要明白圣经作者对“国度”一词的理解。在耶稣所处的第一世纪犹太背景中,国度意味着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包括真正的公民、一位真正的君王,以及由这位君王所治理的生活方式。当君王采用有害的统治方式时,整个帝国的人都会遭受苦难。但当君王按照上帝的智慧治理时,整个帝国的人都会享受到生命的丰盛、供应和安全。

当耶稣说“先求上帝的国”时,我们感受到的张力正是因为这个国度尚未完全降临。他是君王,他坐在宝座上,但并非所有人都认识到这一点。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邻舍都以完全的爱来回报你,去爱每一个邻舍当然会更容易。然而,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实践这种生活方式是困难的,甚至可能致命。当危险依然存在时,恐惧往往比爱更能驱使我们。我们顺应了以安全为最高价值的生活模式——财富、收入和各种保护措施让我们感觉安全。这常常让我们觉得自己有权拥有这些东西,以至于与邻舍竞争资源。但先求上帝的国意味着优先选择爱而不是生存——这是耶稣一生和教导所体现的,尤其是在十字架上。

使徒行传2章 中关于初代教会的记载,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因爱而受感动、按照耶稣的方式生活的人。他们在上帝的国度中生活,同时也在危险的世界中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段经文描述了一群人选择彼此扶持,共同按照他们的君王的方式生活。他们的生活以无私的给予和不受恐惧驱使的自由为特征。新约福音书向我们展示了耶稣如何鼓励他的跟随者,将生命视为上帝不断赐予的礼物,并将自己的生命作为礼物施予他人。他从未暗示必须依靠某种暴力手段来维持安全,也从未教导人们需要某种自私的行为来获得更好的舒适或效率。

他完全颠覆了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观,并按照上帝国度的应许现实而活——这个国度将在地上实现,正如它在天上已经存在一样。按照耶稣的方式生活,使我们得以自由地像他一样慷慨地爱邻舍。

真正的安全与保障来自何处

世上的帝国和君王告诉他们的子民,安全与满足感来自于金钱、财物和对他人的权力。我们需要先拥有这些东西,才能去服务他人。

但上帝国度的君王耶稣告诉我们,安全与满足感来自于爱上帝,并且爱人如己。当耶稣说 “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 时,他指的是饮食、衣物和住处——这些是供应、满足和生命的象征(马太福音6:19-32)。起初,这听起来像是一种更友善的方式来获取我们最看重的东西。但请注意,耶稣对群众说的是“这些东西加给你们”,而不是“这些东西立即会加给你们”。他并没有承诺这一切会迅速发生。

他指的是一个长期的愿景——整个世界的复兴。在他的一生中,这一切也没有都赐给他。他仍然贫穷,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甚至最终遭受了残忍的谋杀。但他知道,这些经历并不是最终的结局。我们或许无法每天都得到所需的一切,但当上帝的国度完全实现时,我们将完全经历这样的供应,那时每个人都会按照这位君王的方式去生活和彼此相爱。

在今生,我们许多人都会经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痛苦。即便忠心跟随耶稣,我们也可能缺乏食物、药品或其他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资。即便我们为正义而活,也可能遭受压迫。有些人会受伤,甚至无人照顾他们的需要。耶稣的生命和教导同样关涉到这一现实。他自己经历了背叛、贫困、饥饿和暴力,但他从未感到不安。在四本福音书中,我们看到耶稣始终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生命在上帝手中。

耶稣没有选择焦虑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或积累财富,他也始终教导他的跟随者这样做(路加福音12:29-31)。他完全信靠上帝的应许,并坚信爱的方式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令人满足、更安全、更稳固。

尽管我们现在只能部分地经历上帝的国度,尤其是在那些愿意按照耶稣方式生活的群体中(使徒行传2章),但我们仍然经历苦难,而这些苦难邀请我们更多地依靠上帝丰盛的品格,并信靠他应许的未来——即他要使整个世界与他的国度合一。

我们将不再与同事竞争,不再担忧他人的认可,也不再耗尽自己去试图掌控无法控制的未来。当我们越来越多地实践耶稣和他国度的方式时,我们会进入一种自由,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处于真正的危险之中。

上帝看顾我们,我们是安全的,我们是被爱的。

所有那些破碎和腐败的方式——我们用来满足自己最深需求的手段——终将结束,因为耶稣正在更新天地。他带来的生命正如伊甸园那样——和平无威胁,充满冒险与慷慨的爱。圣经的故事塑造了我们对未来的理解,让我们憧憬那个没有任何威胁的丰盛世界。

现在就寻求上帝的国

那么,按照耶稣新的生命方式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选择进入上帝的独特故事,我们就学会了如何寻求上帝的国。这与揭露人类帝国的欺骗性有很大关系——这些帝国往往用谎言来合理化忽视或暴力对待他人的行为。我们学会相信,上帝的应许并非谎言,他的国度才是我们真正被造要归向的世界,他必会将它带入现实。只要我们信靠这一应许,胜过恐惧人类帝国教导我们的恐惧,我们就会慢慢意识到自己已经摆脱了终极的危险。

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哥林多前书15:55)。使徒保罗已经在任何事情之上先求上帝的国,即使面临监禁和死亡的威胁。他无疑感到害怕,但对耶稣和邻舍的爱战胜了恐惧。爱驱使了保罗,而不是恐惧。

每个人都有真实的需求,耶稣并没有轻视这些需求。他教导人们彼此给予、彼此接受,这就是寻求上帝的国的一种方式,是现在就开始活出我们将在上帝更新世界中永远活出的生活方式。

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22:42) 这是在面对死亡时先求上帝国的画面。

最终,先求上帝的国意味着勇敢地怀抱盼望。耶稣的使者宣告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寻求上帝的国,因为它将完全降临(哥林多前书13:9;希伯来书8:7-13)。那将是一个充满完全之爱的世界,没有伤害、损失或死亡,没有门锁,没有威胁。

因此,我们寻求、我们爱、我们盼望——因为上帝的国正在降临,并已经在这里。

我们快到家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