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时代的盼望-复活与复活节的意义 -提摩太凯勒

前言

2002年,我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癌,当时我阅读了一部八百页的巨著——N.T.赖特(N. T. Wright)所著的《上帝之子的复活》(The Resurrection of the Son of God)。这本书不仅极大地帮助了我对神学的理解,也在那种情况下让我在面对自身加深的死亡意识时获得了极大的鼓舞。我再次被提醒并深信,耶稣已经战胜了死亡,而死亡对我来说也终将被战胜。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我正在撰写关于耶稣复活的书,但与此同时,我又一次被诊断出癌症。这次是胰腺癌,据所有医学评估来看,这种病情要严重得多,治疗的挑战也更加艰巨。

此外,我正处于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大流行病之中。许多人都在恐惧疾病与死亡。我在纽约的公寓正对着城市里一些最顶尖的医院,尤其是在疫情高峰期间,夜晚窗户的灯光通明,救护车的警笛声和闪烁的红色灯光在每个时刻都回荡着。人们一次次期盼疫情能尽快结束,但希望总是一次次破灭。

然而,疫情带来的问题远不止疾病。社会的各个领域可能都会经历长期的严重动荡。我们可能会面临自大萧条以来前所未有的失业潮,无数企业倒闭,整个行业大幅萎缩,财政收入的大幅短缺将威胁到数百万依赖政府服务和养老金的人们,私立和公立教育机构也将面临严重危机。而这只是我在疫情初期撰写本文时能想到的一部分问题,未来还可能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挑战。无论如何,社会和经济最脆弱的人群将付出更高的代价。此外,社交隔离也让数百万人陷入绝望和无望之中。

在新冠疫情导致死亡人数飙升的同时,2020年初夏,美国街头爆发了针对另一种死亡的抗议活动。明尼阿波利斯的警察谋杀了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此事引发了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席卷了美国两千多个城市,并蔓延至全球,吸引了数百万人的参与。这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抗议运动,远远超过20世纪60年代马丁·路德·金(Dr. Martin Luther King, Jr.)领导的民权运动。

当前的抗议活动几乎都聚焦于社会中持续存在的种族主义。然而,作为一名亲历民权运动的过来人,我注意到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尽管近年来的社会正义运动在许多方面令人鼓舞,但它们几乎没有当年民权运动所拥有的那种希望的氛围。

在金博士的经典演讲《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中,他说道:

“这是我们的希望,这是我回到南方的信念。凭着这种信念,我们能够从绝望的大山中凿出希望之石。凭着这种信念,我们能够将我们国家刺耳的不和谐音符转化为美妙的兄弟情谊交响曲。凭着这种信念,我们能够一起工作,一起祷告,一起奋斗,一起坐牢,一起为自由站立,相信有一天我们终将获得自由。”

金博士提到的“从绝望的大山中凿出希望之石”实际上引用了《但以理书》2:34-35, 45。这一章节记载了巴比伦王在梦中获得的神圣异象,梦中,世上的偶像国度被一块“非人手所凿出”的小石头击碎,而这块石头最终成长为充满公义与和平的大山,遍及全地。基督徒传统上认为,这块石头象征着神的国度,是一项超自然的工程(“非人手所凿”),起初似乎渺小而无力,但最终会推翻一切维持邪恶和压迫的骄傲政权。金博士在演讲中巧妙地运用了这个意象,但这个意象不仅仅是修辞而已。耶稣在《马太福音》13:31-32中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它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金博士并没有因为当时美国非裔群体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弱势地位而失去希望。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民权领袖们面临着巨大的系统性种族主义和公开的种族歧视与暴力。但金博士深知,神的工作往往从微小的开始,通过牺牲和服侍,最终带来改变。他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从他的演讲和书信中可以看出,他对运动有愤怒和现实的担忧,但希望的音符始终贯穿其中。

人们经常指出,民权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非裔美国的牧师和基督徒领袖,因此他们的演讲和正义呼声中充满了圣经的引用,并不仅仅是华丽的辞藻,而是深深植根于对上帝的信仰和盼望之中。

死亡、瘟疫、不公、社会崩溃——我们再次迫切需要一块“希望之石”。

而没有比相信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更大的盼望了。圣保罗说:“他因软弱被钉在十字架上,却因神的大能仍然活着。”(哥林多后书13:4)如果你真正理解这一历史事实,那么即便黑暗降临,这个盼望依旧可以成为照亮你的光,哪怕所有其他的光都熄灭了。因此,保罗继续说:“我们也是这样,同他软弱,但因神向你们所显的大能,也必与他同活。”

这本书是关于耶稣的复活。我并不试图像N.T.赖特那样,对复活的历史资料和证据进行详尽的研究——我也没有那个能力。在书的前面部分,我会尽量总结他的研究,我认为他的研究在当下几乎无可超越。然而,作为一名牧师,而非学者,我更关注的是耶稣的复活如何成为理解整本圣经的关键,以及如何帮助我们面对人生的一切挑战——苦难、个人成长、不公、道德抉择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每个人理论上都知道死亡随时可能降临,但癌症、心脏病或全球疫情的威胁会让我们立即意识到这个现实。当世界陷入黑暗,我个人也处于困难之中,我们都在渴望和寻求盼望。而没有比耶稣基督的复活更值得仰望的盼望了。

 

Pages ( 1 of 15 ): 1 2345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