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圣经地理 -前言

前言

本地图集的编纂是基于一个深切的信念,那就是《圣经》的信息是永恒而永远有效的。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上帝是在非常具体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中传递这个永恒的信息的。为了理解今天的《圣经》,我们必须将其言辞放在古代背景下来听。我在大学、神学院和教堂中教授圣经研究超过二十年,我深信地图集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镜头,让我们从原始环境中审视《圣经》。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读者将会找到130多幅地图,几乎同样数量的照片,以及许多图表和插图,这些都旨在让《圣经》的世界对于学习《圣经》的学生们来说更易于理解。

我为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初级的大学和神学院的《圣经》学生编写了这本地图集。因此,我避免了技术术语和过于复杂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在学者们中有其合理的地位,但对于没有或几乎没有背景的学生们可能会分散注意力。目标是提供理解《圣经》展开的故事所需的地理和历史数据。

第一部分描述了《圣经》世界的物质现实,包括地理、气候、经济和路线。在这个基础上,第二部分从《创世纪》的页数开始,一直追溯到公元四世纪基督教的胜利。文本叙述了《圣经》的历史事件。古代以色列与当时的主要强权——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和罗马——的互动受到特别强调,但也关注了以色列的较小邻国,包括腓尼基人、亚兰人和约旦河东岸王国。每个部分都提供了基于文本的地图。许多地图提供了比伴随叙述中更多的信息。大多数地图都与地图图例中的相关《圣经》文本相配合。我极力鼓励学生们在使用地图集时阅读《圣经》文本。没有什么能替代对《圣经》本身的研究。

地图集的其他特点包括侧边栏——短篇文章,提供了关于文本中提到的某些内容的更多信息。为了希望对特定主题有更深入了解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按主题排列的词汇表和参考书目。许多图表提供了时期概述或与文本相关的附加信息。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年代(事件的日期)始终是一个问题。本地图集使用的日期主要符合《剑桥古代史》第二版中的日期。我在以色列和犹大的君王方面遵循了约翰·布赖特(John Bright)的《以色列历史》第三版。我们做出了一个编辑决定,使用近似日期,例如公元前1850年,而不是”十八世纪”,相信前者对新学生来说会更少引起困惑。

所有经文引用都来自修订标准版;圣经地名的拼写与修订标准版中的一致。我选择对某些众所周知的自然地理特征使用静态术语,例如”地中海”而不是”上海Upper Sea”或”大海Great Sea”。在地图集中使用的”巴勒斯坦”一词没有现代政治关联,而是选择了最好的术语来描述南部黎凡特地区。

最后,我非常高兴地向许多人表达最深的感激之情,正是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努力使这本地图集成为可能。我感谢霍尔曼出版社为我提供制作地图集的机会,特别感谢两位出色的编辑,特伦特·巴特勒(圣经部门主编)和史蒂夫·邦德(参考部门主编)。特伦特指导了这个项目近八年;史蒂夫负责项目的最后两年,协调这个庞大项目中无数的细节,并担任地图绘制师和平面艺术家的联络人。我对他们的明智建议和不断的鼓励深表感激。同时,也要感谢GeoSystems的才华横溢的人员,高级项目经理基思·温特斯、项目经理凯文·利尔以及特殊地图顾问巴里·贝策尔。凯文和他有才华的地图绘制师们努力地创作地图,以传达文本中解释的思想。贝策尔教授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已经得到了确认;我对他的见解和经验表示感谢。同样,麦克诺玛图形公司的迈克·彼得森和约翰·R·科伦伯格三世应该受到称赞,因为他们在地图集的布局设计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还要感谢《圣经插图》杂志的詹姆斯·麦克莱摩尔和布伦特·布鲁斯,以及帮助获取多幅插图的玛莎·埃利斯-史密斯。我的同事布鲁斯·科利为新约部分阅读并提供了评论,我对此表示感激。三位能干的秘书——斯蒂芬妮·福尔斯、贝弗利·吉尔和谢丽·霍尔——打字了手稿;谢丽还在工作的最后阶段愉快地协助了无数细节。地图集的任何不足都肯定是我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上述所有人的帮助的结果。

第一部分 圣经背景

简介

圣经是一部极具地理特色的书,即使是粗略一看也能明显感受到。它讲述了神在历史中施行救赎工作的故事。这一故事是通过以色列民族、初期教会,以及最重要的——耶稣基督所启示出来的。具体的地理和文化背景构成了这神圣戏剧的舞台。

地理位置在任何民族的历史中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化影响、军事与经济联盟,以及一个民族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都由其地理位置所决定。此外,古代社会与土地之间的联系远比我们今日密切,因此自然环境对古代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地形决定了村庄和城市的位置,也决定了连接它们的道路。气候、土壤状况和水源的可得性影响了农业、聚居地的选址、日常饮食,甚至宗教信仰。土地提供了制作家庭用具、工具、武器、房屋及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原材料。

因此,不足为奇的是,圣经的研读者必须了解一些圣经世界的自然地理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所叙述的故事。

一、海洋与湖泊(Seas & Lakes)

Sea of Marmara(马尔马拉海): 未在圣经中直接提及,但为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重要水域,古代贸易通道枢纽。

Black Sea(黑海): 连接古代北方部族地区,对希腊与近东的贸易和族群迁徙产生深远影响。

Aegean Sea(爱琴海): 位于保罗宣教之旅的航线附近,是连接希腊文化与近东地区的重要水域。

Mediterranean Sea(地中海): 《使徒行传》中保罗多次航行于此,为连接以色列、埃及、希腊的重要地中水域。

Red Sea(红海): 《出埃及记》14章记载以色列人借神迹走干地过红海,脱离埃及压迫,是圣经中极其关键的地理与神迹背景。

Caspian Sea(里海): 虽未在圣经中直接提及,但在古代波斯与米底文明中为重要内陆海,影响区域文化与政治发展。

Persian Gulf(波斯湾): 靠近以拦与示拿等圣经中重要地名,是连接两河流域与东方的重要海上通道。

Lake Van(凡湖): 位于亚拉腊山附近,属古亚拉拉特地区,周边发现乌拉尔图文明遗址,可能与《创世记》中亚拉腊地有关。

Lake Urmia(乌尔米亚湖): 位于伊朗西北部,是古玛代与米底地带的文明中心之一,影响古波斯及以色列东部邻邦历史背景。

二、山脉与高原(Mountains & Plateaus)

土耳其与安那托利亚高原地区(Modern-day Turkey)

Caucasus Mountains(高加索山脉): 创世记10:3中歌篾的后裔可能迁徙至此,是古代北方族群与以色列之间的地理边界之一。

Pontus Mountains(本都山脉): 《使徒行传》2:9中提到“本都人”听见福音,是早期基督教传播到小亚细亚北部的见证。

Taurus Mountains(托罗斯山脉): 小亚细亚的地理屏障,连接东西的天然通道,对赫梯与早期安那托利亚文化的扩展具有重要作用。

Plateau of Anatolia(安纳托利亚高原): 古赫梯、弗吕吉亚与吕底亚等国的中心区域,与圣经所提“亚拉腊地”相关,间接关联挪亚方舟的停留地。

伊朗地区

Elburz Mountains(厄尔布尔士山脉): 靠近古以拦与玛代,《以斯帖记》中的波斯王朝统治中心即位于此山脉附近。

Zagros Mountains(扎格罗斯山脉): 圣经中玛代、波斯、以拦等民族所在地沿此山脉分布,是古波斯帝国的天然屏障。

Plateau of Iran(伊朗高原): 玛代与波斯的核心区域,《以斯拉记》《但以理书》中与波斯王有关的事件多发生在此地。

Great Salt Desert(大盐沙漠): 波斯高原中部的大型干旱区,虽未在圣经中直接提及,但属于古波斯帝国版图之内。

美索不达米亚与周边(Mesopotamia & Surroundings)

Kurdistan Mountains(库尔德山脉): 靠近亚拉腊山地带,与挪亚方舟有关(创世记8:4),也是古亚述与乌拉尔图文化交汇之地。

Syro-Arabian Desert(叙利亚-阿拉伯沙漠):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漂流四十年的旷野区域,《民数记》《申命记》屡次提及。

An-Nafud Desert(安纳富德沙漠): 阿拉伯北部干旱区域,靠近《以赛亚书》21:14所提“提玛”的位置,是以实马利后裔活动区域。

西奈半岛与非洲东北角

Mount Sinai(西乃山): 《出埃及记》19章中摩西在此山上领受十诫,是圣经中最神圣的地理位置之一。

Sahara Desert(撒哈拉沙漠): 虽未在圣经中直接提及,但作为埃及西部天然屏障,对古埃及与邻近民族的迁徙、扩张构成影响。

三、河流(Rivers)

Tigris River(底格里斯河): 创世记2:14提及为伊甸园的四条河之一,流经亚述与巴比伦,是古代两河文明的命脉。

Euphrates River(幼发拉底河): 创世记15:18中被神指定为赐予亚伯拉罕子孙土地的边界之一,亦为巴比伦与迦勒底地区的主要水源。

Orontes River(奥伦特河): 古代迦南北部重要河流,靠近安提阿与乌加里特,连接腓尼基与亚兰区域。

Jordan River(约旦河): 圣经中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的分界线(约书亚记3章),耶稣也在此受洗(马太福音3:13)。

Balikh River(巴利赫河): 幼发拉底河的支流之一,沿岸有玛丽古城,是古代重要文化与行政中心。

Habor River(哈博尔河): 列王纪下17:6记载以色列人被掳至此,是亚述帝国放逐政策的重要地点。

Diyala River(迪亚拉河): 底格里斯河的支流,靠近亚述与努齐边界地带,发现许多与圣经风俗相关的楔形文献。

Kerkha River(克尔赫河): 古以拦首都苏萨附近流域,《以斯帖记》记载王宫即位于此区域,属波斯帝国核心地带。

Nile River(尼罗河): 圣经中多次提及(如出埃及记),为埃及文明的生命线,与摩西出生、瘟疫、出埃及等关键事件相关。

Shatt al-Arab(阿拉伯河): 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汇流后流入波斯湾的河段,古代为波斯与巴比伦重要的通海水道。

Maeander River(梅安德河): 小亚细亚西部的著名曲流河,靠近启示录中七教会所在区域,影响古代吕底亚与弗吕吉亚文化。

Hermus River(赫尔穆斯河): 古吕底亚主要河流,流经撒狄等七教会城市,为小亚细亚西部的重要灌溉与贸易路线。

四、主要城市/遗址与地区名(Cities, Sites & Regions)

安那托利亚地区(今土耳其)

Troy(特洛伊): 虽未在圣经中直接提及,但为爱琴文明的重要象征,对理解古代东西方冲突及贸易路线具有文化影响。

Hattusa(哈图沙): 古赫梯帝国首都,圣经中的赫人(如创世记23:3)即源自此地,考古证实其强大军事与外交系统。

Gordion(戈尔迪翁): 弗吕吉亚的首都,因“戈尔迪之结”传说闻名,虽未入经文,但影响古希腊-东方关系史。

Kanish(卡尼什): 古赫梯早期商贸中心,发现大量楔形文字契约,揭示古代近东的国际贸易结构。

Carchemish(卡尔赫米什): 耶利米书46:2记载尼布甲尼撒击败埃及军的战场,亚述与巴比伦更替关键战略城邦。

Tarsus(塔尔苏斯): 保罗出生地(使徒行传22:3),为希腊化与犹太文化交汇点,新约时期重要福音传播基地。

Issus(伊苏斯): 亚历山大大战波斯的著名战场,虽非圣经事件,但奠定后期近东政治格局。

Antioch(安提阿): 使徒行传11:26记载门徒首次被称为“基督徒”的地方,为初代教会的宣教中心。

Ugarit(乌加里特): 位于迦南北部的港市,发现的楔形文献揭示迦南神话与宗教,极大帮助旧约宗教研究。

叙利亚与黎凡特地区(Syria & the Levant)

Aleppo(阿勒颇): 古称哈勒,位于以色列北疆与亚兰交界,古代为赫人、亚述和以色列交互的战略要地。

Ebla(埃布拉): 出土大量楔形泥板,其中人名、地名与创世记早期人物吻合,为理解族谱历史提供支持。

Hamath(哈马): 列王纪下14:28等处记载北国以色列与亚兰冲突的重要城邦,是以色列疆界的北端标志之一。

Qatna(卡特纳): 虽未在圣经中直接出现,但在《阿玛尔那信件》中频繁作为与埃及外交城市,为迦南-叙利亚政权之一。

Haran(哈兰): 创世记11:31记载亚伯拉罕离开吾珥后居住的地方,也是雅各投奔拉班之地,属亚兰区域重镇。

Gozan(戈赞): 列王纪下17:6提到亚述帝国掳走以色列人至此,为放逐地之一,表明其在亚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Tadmor(塔德摩尔 / 巴尔米拉): 历代志下8:4所罗门所建旷野城,后为罗马帝国著名商贸城市,遗迹丰富。

Mari(玛丽): 两河流域西部古王国,出土文献揭示亚摩利文化,与《创世记》中所提民族文化一致。

Byblos(比布鲁斯): 腓尼基港口城市,“Bible”(圣经)一词源自此地的纸草交易,是文字书卷的起源象征。

Beirut(贝鲁特): 虽未直接出现在圣经中,但为腓尼基重镇之一,罗马时期成为基督教传播与学术中心。

Sidon(西顿): 创世记10:15称其为迦南长子之地,耶稣曾到此地行事(马可福音7:24),为腓尼基重要城市。

Baalbek(巴力贝克): 与旧约中“巴力”崇拜相联系,腓尼基神庙遗址体现该地古代宗教中心地位。

Damascus(大马色): 创世记14:15亚伯拉罕曾追敌至此;使徒行传中保罗归主事件即发生在此,是亚兰首都与教会历史关键地。

Rabbah(拉巴): 撒母耳记下11:1记载大卫攻打亚扪人京城拉巴,为以色列扩张时期的重要战役据点。

Hazor(夏琐): 约书亚记11章记载以色列征服迦南的重要目标之一,考古遗址证实其曾为北方强大城邦。

Megiddo(米吉多): 启示录16:16所提“哈米吉多顿”所在地,旧约记载多场战役,战略要冲与考古重镇。

Jerusalem(耶路撒冷): 圣经核心城市,旧约中为圣殿之地,新约为耶稣受难、复活地,现代考古发现大量圣殿山与大卫城遗迹。

Gaza(加沙): 士师记16:1记载参孙的故事,属非利士五大城之一,现今仍为争议地区,圣经与历史交汇点。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Mesopotamia & Surroundings)

Nineveh(尼尼微): 亚述帝国首都,约拿书和那鸿书中反复提及其罪恶与悔改,后被神审判,是圣经中神怜悯外邦的代表案例。

Asshur(亚述): 创世记10:11记载宁录建城之地,也为亚述民族名与神明名,象征其军事与宗教中心地位。

Arrapha(阿拉帕): 靠近现代基尔库克,属亚述东部边境,出土文物显示其为军事与政治活动前哨。

Nuzi(努齐): 发现大量家庭契约与法律文书,帮助理解《创世记》中如代人娶妻、产业继承等风俗背景。

Agade / Akkad(阿加德 / 阿卡德): 创世记10:10记载宁录王国之一,是早期闪族文明的代表,建立最早帝国之一。

Babylon(巴比伦): 圣经中象征人类叛逆与掳掠,以赛亚书、耶利米书、启示录等大量经文提及,为旧约历史的转折点。

Uruk(乌鲁克): 美索不达米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与创世记11章人类建塔事件背景相关,被认为是文化与城市起点。

Larsa(拉尔萨): 迦勒底南部城市,与亚伯拉罕时期并存,出土泥板揭示与早期苏美尔法律与王权相关内容。

Lagash(拉伽什): 虽未直接在圣经中出现,但为苏美尔城邦之一,代表古迦勒底地区的重要政治实体。

Ur(吾珥): 创世记11:31亚伯拉罕出发之地,考古发现高级住宅与宗教神庙遗迹,验证圣经中的“吾珥的迦勒底”。

Susa(苏萨): 以斯帖记1章记载波斯王亚哈随鲁设宴之地,为波斯帝国行政与文化中心,圣经中提及多次。

埃及地区(Egypt)

Memphis(挪弗): 以赛亚书19:13中提及,为古埃及宗教与政治中心,代表埃及王朝的权力象征。

Tell el-Amarna(亚玛拿): 出土著名的《阿玛尔那文书》,揭示新王国时期埃及与迦南外交关系,为理解圣经时代国际政治提供直接证据。

Akhetaten(阿肯那顿 / 阿玛尔那): 埃及法老阿肯那顿所建的新都,推行一神信仰(亚顿崇拜)的改革中心,对圣经中摩西时期一神信仰发展有间接关联研究。

Thebes(底比斯): 埃及中部古都,圣经出埃及背景中的强盛王朝所在地,曾为拜太阳神阿蒙之宗教圣地。

Sile(西勒): 位于埃及东北边界,是出埃及可能的路径之一,控制进出西奈的军事要塞。

On / Heliopolis(安城 / 俄嫩 / 赫利奥波利斯): 创世记41:45记载约瑟娶安城祭司之女为妻,是古埃及太阳神拉的崇拜中心,属重要宗教与学术重镇。

阿拉伯半岛地区(Arabian Peninsula)

Petra(彼得拉): 俄巴底亚书1:3提及以东人“住在山穴中”,即指此地。其岩石城建筑象征以东人对安全的自负,现为约旦著名考古遗址。

Ezion-geber(以旬迦别): 列王纪上9:26记载所罗门在此建造船队通往俄斐,是以色列王国通往红海及东方的重要港口。

Dumah(度玛): 以赛亚书21:11提及阿拉伯部族之一的居住地,可能是以实马利子孙的定居区域。

Tema(提幔 / 提玛): 约伯记6:19、以赛亚书21:14提到的绿洲城市,为阿拉伯北部的贸易驿站,与以色列间有文化与商贸交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