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被弃的石头与黑暗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诺尔·保罗·斯图基(1977年)
诗篇 118:22–23 使用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喻,这一比喻穿越了数个世纪:
“你是我的神,我要称谢你;你是我的神,我要尊崇你。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这是耶和华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诗篇 118:21–23)
诗篇 118,和许多其他诗篇一样,是一篇求神拯救的诗,是一个人在被仇敌环绕时的呼求(11–14节)。在这段经文中,敌人是“匠人”——以色列中有权势的人,“操控局势的人”。他们弃绝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可能代表以色列的君王,或代表耶和华自己,又或许是神话语的真理。以赛亚书 28:15–16 提到,领袖们拒绝了神“试验过的石头”,而转向了一堆谎言。
但到了新约,使徒们明确指出这一切都预表耶稣基督(罗马书 9:30–32),他被掌权者与有势力的人弃绝,但正是通过他的被弃与死亡,他成了一个新的、活的属灵殿宇的房角石,圣灵居于其中(彼得前书 2:6–10;以弗所书 2:20)。这座活的圣殿拥有新创造的力量,是一种反文化的存在,是一个另类的人类群体。这殿将不断扩展,直到全地都充满神的荣耀并被更新(启示录 21–22)。神对耶稣——那块被弃之石——“奇妙的”显明与肯定,就是复活,正如彼得在使徒行传 4:10 所暗示的那样。
诺尔·保罗·斯图基在 1977 年创作了一首歌曲,以这一强大的思想为基础,他写道:“被弃的建造石,成为了全新世界的房角石。”
这就是本书的主题的精髓,也是我所主张的整本圣经信息的本质。耶稣是通过被弃、软弱与忧伤带来救恩的——不是尽管他软弱,而是通过他的软弱,他将未来的同在带入现在,并开始通过我们建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斯图基准确地认识到,这个“大反转”的信息,从黑暗中带出光明,从咒诅中带出祝福,是我们在恐惧与哀伤的黑暗时刻中可以依靠的支撑。
“当你所有的梦想得以串联
当你的异象得以重燃
请记住,亲爱的,你被保护着
被你心灵所学得的真理。
那块被弃的建造石,
成了全新世界的房角石。”
福音并未应许我们要以信仰征服世界。这不是一条“前进吧,基督精兵,奋勇向前战”的路。更符合“大反转”主题的圣诗是:“不是靠刀剑轰鸣,不是靠战鼓雷动,(而是)靠爱心与怜悯的行为,天国临到。”
圣经中另一个指向复活作为盼望的地方,是被称为最黑暗的一篇诗——诗篇88:
**“耶和华啊,我呼求你,
早晨我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
耶和华啊,你为何丢弃我?
为何掩面不顾我?
我自幼受苦,几乎死亡;
我受你的惊恐所困,几乎丧命。
你的烈怒漫过我身,
你的惊吓把我剪除。
这些终日如水环绕我,
一齐都来围困我。
你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远处,
使我所认识的人进入黑暗里。”
(诗篇 88:13–18)
多数哀歌诗篇在结尾都会带出某种盼望的音调。但诗篇88却列举了作者所有的苦难和临近死亡的状况,并以“黑暗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作结(第18节)。实际上,在诗篇中段他甚至痛苦地发问:“死人岂能起来称赞你?在阴间岂能述说你的慈爱?”(第10–11节)他完全绝望了。
但新约回应了这个“大反转”。死人会起来称赞你吗?会的!你的慈爱会在坟墓中被述说吗?哦,是的!
这就是你的盼望。耶稣曾真正被弃,因此你即便觉得被弃,其实你没有被弃。当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黑暗最终降临于他身上时,他知道那一切即将来临,他没有弃你;他为你而死。如果耶稣在那终极的黑暗中尚未弃你,如今他岂会在你自己的黑暗中弃你?
因为我们可以真实地说,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黑暗是他唯一的朋友,他为你的罪付了代价——因此你可以知道,即便在你的黑暗中,神依然与你同在,仍是你的朋友。他没有弃你。他不会对同一笔罪债收取两次代价。耶稣已经为你的罪付上了代价,如今他爱你。
如果你知道——并持续记得——复活正在到来,那么你就不会陷入绝对的黑暗。我认识一位长期病痛缠身的妇人,每当有人对她说:“哦,你看起来受苦很多,你感觉如何?”她总是回答:“没有什么是复活无法医治的。”她说得对。如果你知道复活即将到来,就不可能陷入绝对的黑暗。
有一位评论诗篇88的作者,在结语中写道:“这(黑暗)可以发生在一个信徒身上,(这篇诗篇)表明。它并不意味着你失丧了;它可以发生在一个无辜的人身上;这并不意味着你偏离了正道;它可以在这个世界尚存之时随时发生;唯有在那未来的世界,这些才会被除去。而且,它可能发生而你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有答案的,是有目的的,而你终将知晓。”
致谢
一开始就感谢上帝似乎显得过于虔敬,但我必须这样做。我始终相信,我所写的每一本书、每一篇讲道,都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祂在不违背我们自主责任的前提下,“照着自己旨意所预定的,万事都互相效力。”(以弗所书 1:11)上帝对万事万物都有千万个良善却往往隐藏的目的,而在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些目的却格外清晰可见。
我的出版人布赖恩·塔特(Brian Tart)建议我写一本关于复活节的书,作为《隐秘的圣诞节》的姊妹篇。于是我开始着手写一本关于复活的书。然而,这时新冠疫情爆发,我又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正如塞缪尔·约翰逊所说,这样的经历“能极大地集中人的心思”。在黑暗时期写作,使我在复活的主题中看见了更深层的安慰与能力。这并不是说这本书比我写过的其他书更好——这应由读者来评判。但这本书是我感受到神带领和帮助最多的一本。
随着每一本书的写作,我对那群朋友与同工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他们多年来一直支持着我的写作。有些朋友为我和凯茜提供了极好的写作环境和空间,包括英国坎布里亚郡安布尔赛德的雷和吉尔·莱恩夫妇(Ray and Gill Lane),以及佛罗里达州棕榈滩花园的贾尼斯·沃斯(Janice Worth)。
在出版方面,大卫·麦考密克(David McCormick)和布赖恩·塔特(Brian Tart)这对搭档,在我出版的二十多本企鹅出版社的书籍中,一直给予我极具价值的编辑与文学指导。你们俩真是每一位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团队。
关于作者
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出生并成长于宾夕法尼亚州,曾就读于巴克内尔大学、戈登-康威尔神学院和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他的第一任牧职是在弗吉尼亚州的霍普韦尔镇。1989年,他与妻子凯茜(Kathy)以及他们的三个儿子一起,在纽约市创立了救赎主长老教会(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如今,救赎主教会每周日有近六千名固定聚会的会众,并在全球范围内帮助建立了三百多间新教会。
2017年,凯勒从救赎主教会的主任牧师职位上退下,加入“城市中的救赎主”(Redeemer City to City)团队,该组织致力于帮助全球各地的教会领袖在国际大城市中开展传福音与牧养工作。
他著有《穿越人生的智慧》、《隐秘的圣诞节》、《理解上帝》、《婚姻的意义》、《浪子的上帝》、《为何是上帝》以及《论出生》、《论婚姻》和《论死亡》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