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去做:走出迷茫,活出神的旨意-凯文·迪杨

漫无目的的旅程

我小时候玩 Tinkertoys。像过去一百多年来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我们家有那种经典的长管子,里面装满了木棍、木轮和五颜六色的连接件。Tinkertoy 于 1913 年上市(现由孩之宝拥有),近百年来每年大约售出250 万套建筑玩具。Tinkertoy 建筑套装的灵感——最初售价六十美分,名字不太吸引人的“千奇百怪建造者”——来自查尔斯·帕乔和罗伯特·佩蒂,他们在看孩子们用铅笔、木棍和空线轴摆弄时,想出了这个玩具。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Tinkertoy 套装依然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尤其是在数字时代,孩子们几乎随身携带着带有微芯片的娱乐设备。孩子们仍然喜欢 Tinkertoys,因为孩子们喜欢摆弄东西。

显然,成年人也是如此。

在《婴儿潮之后:二三十岁世代如何重塑美国宗教的未来》一书中,Robert Wuthnow 将二十一至四十五岁的人描述为修补匠。我们的祖父母是建设者。我们的父母是繁荣的一代。而我的这一代?我们是修补匠。当然,正如Wuthnow 指出的,修补并非全是坏事。那些修补匠知道如何即兴发挥、专门化、拆解事物,并将来自千千万万个地方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但修补也意味着犹豫不决、矛盾和不稳定。我们看到一代年轻人(某种程度上)在成长,他们修补教义,修补教会,修补男女朋友,修补大学专业,修补在父母地下室里进进出出地生活,修补各种精神实践,无论这些实践多么不可调和或分歧。

我们不够一致。我们不够稳定。我们不会坚持任何事情。我们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大多数时候,我们甚至无法做出决定。我们也不坚持到底。所有这些意味着,作为基督徒的年轻人,我们的结果比我们应该的要少,信心也不够坚定。

诚然,年轻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青春气息。而青春气息带来了犹豫不决和不稳定。喜欢尝试的年轻人并不限于某一代人。婴儿潮一代,甚至可能还有建造者一代(在大萧条时期长大并参加过二战的一代),在他们年轻时也曾对上帝和生活进行过尝试。然而,与我的这一代不同的是,年轻成年期变得越来越长。过去三十岁似乎很老,远离青春,但现在听到有人“四十岁才成年”已不罕见。

考虑这样一个统计数据:1960 年,77%的女性和 65%的男性在三十岁之前完成了所有主要的成年转变。这些转变包括离开家、完成学业、实现经济独立、结婚和生育子女。到了 2000 年,只有 46%的女性在三十岁之前完成了这些转变,男性则只有 31%。2 对我来说,令人震惊的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龄男性完成了学业、离开了家、结婚生子,并拥有一份能支付账单的工作。“成人青少年期”已成为新的常态。

现在,我知道有很多合理的理由解释为什么有人三十岁以后还在上学。毕竟,多个大学学位需要时间。我也明白三十岁的人可能不得不和父母同住是有正当理由的(例如,疾病、意外失业或离婚)。至于婚姻,也许你有独身的恩赐。至于家庭,也许你一直在努力要孩子但未能如愿。成年延迟有很多原因。我理解这一点。仅仅因为你已经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却还没有完成“成年转变”,并不意味着你自动就是个啃老族、懒汉或自我放纵的流浪者。

但也有可能是那样。你的“无与伦比的自由去漫游、尝试、学习(或不学习)、继续前进并再试一次”可能并没有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文化或更成熟。3 也许你的自由精神需要的是更少的自由和更多的忠诚。也许你的成年初期应该……我不知道,真正地开始成长。

但让我说清楚:这本书不仅仅是为年轻人写的。我不会试图对我这些三十多岁的人做一番代际分析。我也不会为“婴儿潮后代”和“马赛克一代”发布新的宣言。这本书远比这些复杂的东西简单得多。这是一本关于神的旨意的书——关于神对迷茫的青少年、疲惫的父母、退休的祖父母,以及是的,喜欢折腾的千禧一代……或者无论我们被称为什么。

我提到“成人青少年”这个话题,是因为它与神的旨意这一属灵问题有关。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一些典型的关于神旨意的内容——如何做明智的决定,如何选择工作,嫁娶谁等等。但回答这些问题并不是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我的目标不在于告诉你如何在做决定时听到神的声音,而是帮助你听到神告诉你:别再漫无目的地行走了,赶快做个决定,找份工作,也许,还要结婚。

我们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做决定和安定生活时感到犹豫不决,因此努力寻找神的旨意,这种犹豫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新一代人享有——或者至少认为他们享有——“无与伦比的自由”。高中甚至大学毕业后,没有什么是确定的。生活广阔无垠,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但这种机会感也带来了困惑、焦虑和犹豫不决。 我可以做的事情这么多,可以去的地方这么多,我怎么能知道什么才是对的呢? 于是,产生了一种渴望去辨别“神对我生命的旨意”。这正是关于神旨意的书籍总是有市场的一个关键原因。

其次,我们对神旨意的追寻已经成为拖延成长的帮凶,是年轻(或年长)基督徒在生活中漂泊无定、缺乏方向和目标时的一种方便借口。我们中太多人把自己的不稳定、不一致和无休止的自我探索当作“寻找神的旨意”,仿佛犹豫不决、漫无目的地生活是属灵敏感的标志。

因此,我们充满了被动,缺乏执行力。我们对每个人和每件事都在瞎折腾。相反,面对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做出决定,然后付诸行动。

Pages ( 2 of 11 ): « 上一页1 2 34567891011下一页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