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去做:走出迷茫,活出神的旨意-凯文·迪杨

神早已给你的工具箱

我想知道你几年前是否看过这则新闻报道:

一位91岁男子等待神的旨意去世

密西西比州塔珀洛——沃尔特·休斯顿,被家人描述为虔诚的基督徒,于周一去世,他等待了七十年,等待神给他明确的生活指引。

“他整天待在家里,祷告很多,但就是没有得到确认,”他的妻子鲁比说。“有时他觉得听到了神的声音,但随后又不确定,然后他又重新开始这个过程。”

休斯顿说,他从未真正弄清楚他的生活意义,但他满足于不断为他可能为主所做的事情祈祷。每当他准备采取行动时,他都会退缩,“因为他不想让上帝失望或以任何方式违背他,”鲁比说。“他非常敏感,总是想保持在上帝的旨意中。这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朋友们说他们喜欢沃尔特,尽管他似乎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

“沃尔特有许多技能他从未去使用过,”长期朋友蒂莫西·伯恩斯说。“他木工做得很好,也有讲故事的一面。我总是告诉他,‘冒个险吧。如果你不开心,就尝试一些新东西,’但他太害怕让主失望了。”

他们说,值得称赞的是,休斯顿主要做杂工,能够还清这对夫妇那套简朴房子的抵押贷款。

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报道,那么你一定是 larknews.com 的粉丝,该网站有一个“好笑因为可能是真的”的假基督教新闻合集。1 关于沃尔特·休斯顿的故事不是真的。但它几乎让人信以为真,不是吗?照我们中的一些人目前的状态,我们将在三十岁时探索未来的职业,四十岁进入成年,五十岁寻找自我,六十岁再次质疑一切,七十岁考虑职业变动,八十岁思考我们被造的目的,九十岁时仍在等待发现上帝的旨意。

然后我们会死去,几乎什么也没做过。如果我们在那段时间里几乎做了什么——真的,几乎任何事情——忠心且谦卑地为上帝的荣耀而做,我们本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因为我们总是在试图找出完美的那件事,当展示我们为主所做的事情时,我们将一无所有。

多年来,焦虑且厌恶风险的基督徒们开发了许多辨别神旨意的工具。在本章中,我将提到四种常用的工具:敞开的门、羊毛试验、随机的圣经经文和印象。这四种工具都可以被明智地使用,也都可能成为愚昧的工具。

敞开的门(别害怕敲门)

基督徒常说“主开了一扇门”,意思是“上帝给了我这个绝佳的机会”。相反,当事情似乎不顺利时,我们会说上帝“关了一扇门”,或者移除了某个可能的机会。

这种想法如果我们把敞开的门看作是去做一些我们已经知道是好的事情的机会,比如与邻居分享福音,或者接受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尽管这不是你一直想要的工作,那是好的。同样地,如果“敞开的门”仅仅意味着“留学项目中还有一个名额,我想我会去”,那也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谈论敞开的门时,我们只是指上帝给了我们去做那些我们本来就想做的好事的机会。

但也有愚蠢的方式来使用这种“开门”神学。基督徒有时会因为没有开门的迹象而懒惰:“我上周把简历放在 Monster.com 上了,但没人联系我。主显然没有为我打开任何门。”也许如此,但在你把失业归咎于神之前,也许你应该打几个电话,敲敲几扇门,拜访城里所有潜在的雇主。

同样,基督徒常用“开门”神学来为他们已经决定要做的糟糕主意祝福:“我知道我的婚姻一团糟,我妻子希望我多陪她,好一起解决问题,但神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大晋升的门。这个工作需要我每年出差三十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少陪伴妻子,但神一定是在引导我接受这份工作,否则祂不会打开这扇门。”

同样地,我们有时会选择逃避的简单方式,然后用“这是一个敞开的门”来精神化我们的懦弱。例如,不要对自己想,“我需要打电话和我姐姐进行一次艰难的对话。我真的应该和她谈谈,但我的手机没话费了,所以主一定是想让我发邮件代替。”不要认为方便的方式总是上帝为你开辟更舒适道路的方式。驶往他施的可用船只是上帝为约拿开的敞开之门吗?这是一个“有利的天意”,确认约拿决定远离尼尼微是正确的吗?当然不是。下一艘驶往他施的船与主的引导无关,完全是约拿的不顺从所致。2

关键是:如果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门,让你去做你知道是善良或必要的事情,要感谢这个机会。但除此之外,不要以为新情况的相对轻松或困难就是上帝在告诉你该做这件事或那件事。记住,上帝对你生命的旨意是你的成圣,上帝往往更多地通过不适和考验,而不是舒适和轻松,使我们成圣。

远离“羊毛测试”!

在困惑的难题中,哪个基督徒没有受到基甸的启发,向神摆上象征性的羊毛呢?3 我记得有一次我还年轻,面对一个无关紧要的决定时,确实把一件衬衫放在地板上,准备求主降露。但我无法决定是希望主让衬衫湿润,还是保持干燥。我知道如果想确认我的决定,可能应该求主让衬衫保持干燥(因为我卧室里的露水本来就很少)。但那样似乎没什么悬念。于是我考虑早晨求一件湿衬衫。但我真的要根据神是否回应我求湿润奇迹来做决定吗?我很困惑。最后,我放弃了羊毛测试的想法,去睡觉了。

虽然通过“羊毛测试”来做决定通常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有时它看起来类似于设定合理的目标。例如,假设你正在考虑跑马拉松。但你决定,除非你先减掉十五磅并完成半程马拉松,否则不会报名参加26.2英里的比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听起来像是在铺设“羊毛”,但实际上这只是谨慎和良好的目标设定。

谦逊的目标和灵活的计划是好的。期望上帝为我们耍花招是坏的。不要祷告说:“上帝,如果你想让我去约会,那就让我的教授们取消整个周末的所有作业。如果你不这样做,我就告诉乔什,这不是主的旨意让我们去约会。”这种“羊毛”式的生活方式危险地接近违反耶稣的告诫:“你不可试探主你的神”(马太福音4:7)。

现在,我知道基甸向神求了一些特别的露水。但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基甸的请求并不是一个规范的例子。首先,基甸当时没有圣经。很可能,他自己没有一页神所默示的话语。更重要的是,士师记这本书通常并不提供什么好的榜样。当这本书的主题是“当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师记21:25)时,我们在效法其中的做法或态度之前应三思。基甸的请求很可能更多地表现出懦弱和不信,而非忠心和明智的决策。

随机就是随机的表现

可悲的是,有些基督徒在随机选取神的话语时,比起按章节、日复一日地阅读,更加看重这些话语。圣经并不会因为随意翻到某节经文而具有更大的分量。

话虽如此,我们仍应感恩,因为神有时会通过圣经以深刻的方式对我们说话,告诉我们正需要听到的内容。假设你又一次在与色情作斗争。你感到与神非常疏远,已经好几周没有读圣经了。但今天早上你感到一种推动,想要读圣经。于是你拿起圣经,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决定读登山宝训。很快你读到马太福音5章8节:“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你被深深触动,完全为自己的不纯洁感到悔改,也为因此失去的神的异象感到痛心。

那么神是否希望你在那个时刻读那节经文?当然。神本可以用成千上万的其他经文来对你说话,但他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用那节经文对你说话。神经常这样做。他让经文浮现在脑海中。在我们极需帮助的时刻,他赐给我们一篇有力的讲道。他引导我们找到一段正好表达他想说的话的经文。

问题不在于上帝神秘地引导我们找到正确经文的能力。问题不仅在于把随机的经文当作比其他类型的圣经阅读更神圣,还在于断章取义,使经文表达它们本不该表达的意思。我能想象一个年轻人正在和一个叫贝基的女孩约会。他在考虑结婚,但不确定。所以他求主给他一个迹象。那天是 1 月 24 日,他的圣经阅读计划安排他读创世记 24 章 NIV。他读到章节末尾:“他娶了利百加,她就成了他的妻子,他爱她。”这个年轻人把这当作主给他的明确指示,决定向贝基求婚。再拖延就是不顺从了。或者说,有个女人随意翻到撒母耳记下 7 章 3 节:“你去吧,做你心里所想的,因为耶和华与你同在。”这总是主直接给出的好建议吗?

约翰·牛顿足够聪明,看清了通过随机圣经经文寻求指引的愚蠢。

也许你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个人希望从主那里得到一句话,结果翻到马太福音27章5节,上面写着犹大“去自缢了”。对这句当天的话不满意,这个人又翻开圣经另一页,眼睛落在路加福音10章37节,“耶稣对他说,‘你去,也照样行。’”

这些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它们与许多基督徒对待圣经的方式并不相差太远。即使答案在相关性上看起来令人兴奋,我们也不能对那些脱离时代背景、断章取义的答案抱有任何信心,这些答案是我们在提出圣经从未打算回答的问题后强加于圣经的。

伟大的赞美诗作家兼牧师约翰·牛顿(1725–1807)深知这一真理。曾有一次,他在考虑接受英格兰沃里克一间教会的召唤。起初,牛顿以为如果他接受这个召唤,上帝会赐予他巨大的成功。“我记得,当我去承担一个会众的照顾时,我一边走在绿荫小路上,一边读到‘不要害怕,保罗,我在这城里有许多子民。’但不久之后,我失望地发现保罗不是约翰,哥林多也不是沃里克。”4 牛顿意识到,虽然圣经可能承诺许多事情,但并没有承诺他在沃里克会获得巨大成功。他足够明智,看清了通过随意的圣经经文寻求指引的愚蠢。

“其他人在犹豫时,会随意翻开圣经,”牛顿在别处写道,“并期望在他们目光所及的第一节经文中找到指引。这种做法的耻辱不小,因为那些不认识圣经的异教徒,也用他们喜欢的书籍以同样的方式……如果人们只凭一节经文的偶然出现来指导自己,而不顾及上下文,也不与神的话语整体精神及自身情况相比较,他们可能会犯下极大的荒谬,期待极不可能的事情,并且在自以为有神的话语支持时,反而违背最明显的常识。”5

印象即印象

我们有时都会凭直觉行事。也就是说,我们根据感觉或直觉做决定。我们会对该做什么有一种印象,然后去做。很多时候,这种方法没有错。如果我们感受到的推动是去做一些我们已经知道是好的事情,比如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一杯冷水,那甚至可能非常好。这本书并不是要让我们都变成超理性的决策者,必须在决定 Applebee’s 的开胃菜之前先查阅 Excel 表格。我最不希望的就是阻止每个人根据主观感受或无法解释的印象去行动。毕竟,这本书的名字是 《Just Do Something》,而不是 《直到你确定自己没有犯错之前什么都不做》。

不要把直觉和主观感受与来自主的确定话语混淆。

所以,关于直觉的问题不在于它们是主观的。问题在于假设它们来自主。以下是我对此事的深刻见解:直觉就是直觉。它们不属于特殊类别。不要把直觉、预感和主观感觉与来自主的确定话语混淆。如果一个想法或冲动突然出现在你脑海中,即使是在读经时,也不要认为那是来自天堂的声音。

我们经常会有直觉、预感和内心感觉。有些来自主,有些则不是。大多数情况下,这可能并不重要。听从你的直觉也好,不听也罢,但不要把它当作决策中的特别因素,也不要认为必须有那种平静、轻松的感觉才能做出决定。

相关地,我们需要小心,不要仅仅因为为决策祈祷过,就把它们绝对化。教会董事会或教派委员会常常因为“事情经过祷告”而使他们的决定变得不可更改。当然,祷告确实带来了巨大的不同。如果经历了一段真诚祷告的时间,我更倾向于倾听他人或被他人倾听。但祷告后对主引导的印象仍然只是印象。我们不能根据祷告后对计划的感觉来无误地判断其对错。即使祷告后,我们可能仍会对一个我们确实不应回避的艰难任务感到焦虑。相反,我们也可能自我欺骗,渴望某事到想象主正按照我们的愿望回应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不会仅仅因为为教会董事会的计划祈祷过,就给这些计划盖上神绝对认可的印章。 我会鼓励教会信任他们的领袖,并向他们保证我们寻求了智慧,并祈祷顺服主,但对于圣经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问题,我不想对我们的计划声称比印象的性质更多的权威。

不要操纵或滥用行业工具

开放的门、羊毛测试、随机的圣经经文和印象,如果以正确的方式解读,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是有其位置的。但根据我的经验,这些工具被使用得弊大于利。它们很容易被滥用、操纵,并且容易导致迷信。

约翰·牛顿再次提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法:“一般来说,他[上帝]通过回应祷告,赐予他的子民圣灵的光照,使他们能够理解并爱慕圣经,从而引导和指引他们。神的话语不是用来抽签的;也不是设计成通过零碎的片段来教导我们的,这些片段脱离了它们应有的语境,没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是要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原则,正确的理解,以调节我们的判断和情感,从而影响和指导我们的行为。”6

这种关于指引和神旨意的方法有一个词——智慧。它不吸引人,也不需要什么秘密解码器。但它是“明白公义、公平和正直,认识各样善道”的途径(箴言 2:9)。

Pages ( 8 of 11 ): « 上一页1234567 8 91011下一页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