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富人与名人的生活方式

作者:Yuval Gadot, Yiftah Shalev

在公元前八世纪至六世纪之间,耶路撒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权力与繁荣高峰。这座城市是犹大王国的经济、政治与宗教中心,拥有圣殿、王宫以及其他国家的官方建筑。从一座位于今日称为“大卫城”的狭窄山脊上的小镇,耶路撒冷发展成了一座强大、城墙环绕的城市,占地数百英亩,四周是为王国服务的农业庄园。首都由一系列较小的城市与堡垒所支持,这些据点有助于控制王国领土与穿越其间的富庶商队。

YAEIR Z,图片由大卫城档案馆提供

公元前七世纪至前六世纪初,犹大王国的首都耶路撒冷是一座繁荣兴盛、与古代近东广泛联系的繁忙都市。位于古圣殿山以南的大卫城,是城市的行政区,设有王宫及其他国家机构。在该区域的基瓦提停车场发掘地(见箭头处),考古学家最近出土了一座宏伟的住宅兼接待厅——建筑100号。这一前所未有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巴比伦于公元前586年毁灭耶路撒冷之前,该城上层统治阶级的日常生活与精致品味。

本文介绍的是我们最近在基瓦提停车场发掘地中发现的一座大型公共建筑,我们称其为建筑100号。它位于东南山脊(即大卫城)西北坡,靠近俄斐勒地区和圣殿山,不仅见证了耶路撒冷在铁器时代末期的财富,也展示了其建筑水平。这座宏伟的建筑建在一座岩石台地上,台地被雕凿于山坡西侧。发掘显示,南翼底层由三间房间(A–C)组成,这是一座两层建筑的一部分。向北延伸的几堵墙和石柱表明整栋建筑远大于目前出土部分,估计原始规模至少为65×55英尺。这三间房间看似用于储藏,其遗迹在某些地方保存高度近9英尺。外墙使用方形雕凿石块或大型粗石砌成,许多墙面——包括内外墙——都涂有一层精细灰泥。

基瓦提停车场发掘项目

石中之作。
从建筑100号遗址出土的精美建筑构件中,包括一块雕刻有边框的大型方石块(很可能原属窗框的一部分)。

KOBBI HAREATI,图片由大卫城档案馆提供

石中之作。
从建筑100号遗址出土的精美建筑构件中,还包括一只带有小型排水孔的石盆。A与B房间之间自上层流下的小型排水沟表明,这只石盆可能原为一个洗涤用的水槽,旨在为上层房间的使用者提供清洁与便利。

虽然我们尚未确定建筑100号的确切建造时间,但可以确认它是遭受暴力摧毁的。在整个建筑中,我们发现了二楼倒塌的墙壁与地板,以及大量被烧毁的木材与碎片,显示整栋建筑曾被大火吞没。出土陶器、放射性碳测定和考古磁学数据显示,该遗址毁于公元前6世纪初期——很可能就是公元前586年巴比伦毁灭耶路撒冷、第一圣殿时期终结时的事件。

MICHAEL KAPLAAN

精英之所。
建筑100号反映出铁器时代末期耶路撒冷的富裕繁荣。考古学家发掘出这座大型两层建筑底层的一排三间房(A、B、C)。整座建筑原始规模约为65×55英尺,是目前在铁器时代耶路撒冷发现的最大建筑之一。其体量、建造工艺以及出土的奢华器物表明,该建筑可能为王国高级官员用于举行正式仪式与社交聚会之所。

西侧房间(房间A)为三间中最大,约20×16英尺,有铺石地面和两至三根整石柱支撑二楼。其南墙设有一扇朝南的小窗。

中间和东侧的房间(B和C),面积较小(约16×11英尺),均为夯土地面。B房间西侧发现一处圆形石构装置,而东北角的小方形间带有狭窄开口,可能作为储藏室——因其中发现许多叠放的陶碗。A与B房间之间的北侧通道中,设有一条小型排水沟,从上层通过一条水槽流下。

VADIM ASSMAN

精英建筑。
建筑100号展现了铁器时代末期耶路撒冷的富足与繁荣。考古学家发掘出这座大型两层建筑底层的一排三间房间(A、B、C)。整座建筑原始面积约为65×55英尺,是迄今在铁器时代耶路撒冷发现的最大建筑之一。其宏伟的规模、精良的建造以及奢华的出土器物表明,这座建筑可能由王国中最高级别的官员所使用,用于举行官方仪式和社交聚会。

建筑100号装饰精美,拥有华丽的建筑元素。坍塌堆积中发现两块装饰石:一块大型石灰岩方石,上有装饰框(或为窗框一部分),以及一只内壁磨平的石盆。一处小型排水孔显示这可能是一只洗涤用的水槽。虽不清楚它原本位于何处,但二楼排水槽表明它或位于上层房间中。填土中还发现了一块涡卷形柱头残片,此类柱头在耶路撒冷极为罕见,但在犹大的其他王室或宗教中心(如拉玛特拉海勒、哈那提兹夫、瓦拉杰)却较常见。

绘图:A. RUBAN

王室线索。
在覆盖建筑100号的瓦砾中,发现了一块手掌大小的雕刻石块,原属于一枚涡卷形柱头。此类柱头常被称为“原爱奥尼亚式”(proto-Aeolic),其特征是从三角形柱身两侧延伸出卷曲的棕榈叶饰纹。类似柱头曾装饰南利凡特各地的王室建筑与设防城门的柱子。在耶路撒冷极为罕见,但在仅距大卫城约3英里东南的拉玛特·拉海勒犹大王宫遗址中却屡有发现。

最令人惊艳的是覆盖二楼部分区域的一层厚重灰泥地板,呈水磨石风格。该地板由粗石灰岩碎片打底,上覆厚层精筛沉积物与方解石晶体,表面被打磨得光滑、发出红色光泽,甚至有些闪闪发亮。这是以色列铁器时代首次发现此类地板。

基瓦提停车场发掘项目

华丽地面。
建筑100号的二楼铺设有水磨石风格地板,底层为粗糙的石灰岩碎片,上覆一层厚厚的细质沉积物与方解石晶体。地面硬化并打磨后,呈现出光滑闪亮的质感与红色光泽。当建筑100号被烧毁时,上层结构坍塌至一楼,地面上发现了地板残片(如这块约3英尺宽的碎片)以及原本装饰二楼的其他奢华物品。

建筑100号的奢华也体现在其出土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房间B出土的一组雕花象牙饰板(详见“碎片”一节)。饰板埋在坍塌的二楼残骸之中,极可能为镶嵌在楼上豪华家具上的装饰物。确实,在三个房间中都发现了被烧焦的木材残片,尤其是C房间,出土了大量屋顶梁木及可能为家具的碎木块——被毁灭时遭重击破坏。

丰富的印章与封泥表明,该建筑曾作为某位高级官员的私人或行政文书档案处。一枚玛瑙印章刻有“Ikar ben Matanyahu”(玛坦雅胡之子以甲)字样,出土于房间B,另有两枚装饰印章分别为白石材质与骨制。房间A发现的一枚完整封泥上刻有“献给王的臣仆尼坦米勒”的古希伯来文字。附近出土的其他印章则写有“以利哈拿女儿该伊勒”和“沙利雅胡之子沙便雅胡”——可能是城中官员或上层贵族【注3】。

照片:CLARA AMIT

身份标志。
在建筑100号出土的大量印章与封泥显示,该建筑曾作为档案馆使用,很可能隶属于一位居住或在城中任职的富有个人或高级官员。其中一枚保存完整的黏土封泥上刻有:“献给王的臣仆尼坦米勒”(“To Nethanmelek, the servant of the king”)。这位尼坦米勒很可能就是《列王纪下》23章11节中提到的那位犹大官员。

照片:CLARA AMIT

身份标志。
在建筑100号出土的大量印章与封泥表明,该建筑曾用作档案馆,可能隶属于一位居住或任职于此的富裕人士或高级官员。其中一枚玛瑙宝石制成的印章(图中为便于阅读已倒置)刻有“玛坦雅胡之子以甲”(“Ikar ben Matanyahu”)的名字。

动物骨骼分析显示,建筑100号的居民主要食用羊与山羊,此外还有牛、鸡,甚至猎物。但有趣的是,骨骼残片表明羊与山羊不仅用于肉食与副产品(如羊毛、奶),还可能用于献祭。在某一区域,发现了大量右前肢骨,而该部位在《利未记》中(7:32)即为献祭部分。这些遗骸可能来自圣殿献祭后由祭司分发的肉块。

除上等肉品外,居民还享用种类丰富的鱼类,如鲷鱼、鲻鱼、鳕鱼、鲶鱼与尼罗河鲈鱼。由于耶路撒冷其他地方也发现了类似鱼骨,说明该市——尤其是上层阶级——常年享有由地中海、尼罗河和西奈北部湿地泻湖运来的鱼类。

SASHA FLIT

宴会陶器。
在B房间的地面上发现了一组被打碎的饮用器皿(见上图),包括约四打陶碗。这些器皿很可能用于该建筑中举行的宴会或仪式。

陶器也显示出极高的生活水准。房间B的地面上出土了大量碎裂的餐具,包括至少45只杯碗,形成一组完整饮器。这些器物可能储用于此,以备上层举行宴会、接待或仪式时使用。出土物中还包括腓尼基器物,如“黑底红纹”小罐与多件雕刻石碗,显然是从沿海地区输入耶路撒冷的。

SASHA FLIT

宴会陶器。
C房间出土了至少15个破碎的储藏罐,原本盛装橄榄油,甚至还有香草调味酒——所用香料可能产自非洲或印度。这些发现表明,该建筑的主人能够获得通过长途贸易运抵耶路撒冷的异国商品。

房间C中发现至少15只储藏罐与一只大陶甕,以及一只长颈瓶与炊具。其中一只陶罐盖有一枚王室玫瑰印,显示居民与王国行政体系有密切联系。这些陶罐大概沿房间西墙而立,可能还摆放在架子上分层堆放。

残留物分析表明,这些罐中曾盛放香草调味酒,部分还装有橄榄油。香草的使用表明,到铁器时代末期,耶路撒冷已与更广阔的全球贸易网络相连,因为香草仅产于印度与非洲热带地区,须经长途贸易输入近东。我们推测,香荚兰不过是南阿拉伯商队运送的众多奢侈品之一,这些商队在亚述与巴比伦帝国庇护下穿越尼革夫,前往加沙或亚实基伦。犹大诸王显然受益于这种贸易,使耶路撒冷统治阶层能在首都享受各类异国珍品。

建筑100号的体量、结构与建筑风格,加上其中出土的丰富高档奢侈品,无疑表明这不是一座普通住宅。遗址中无灶、无炉,也没有任何日常食物准备或家庭工业的迹象。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这座建筑究竟是什么用途?它是铁器时代耶路撒冷出土的规模最大、最富丽的建筑之一。

诸多奢华遗物,尤其与宴会或特殊集会相关者,暗示这栋建筑二楼常用于举行仪式:参与者坐于镶嵌象牙的家具之上,享用香草调味酒与上等肉食。建筑风格与内部配置令人想起先知阿摩司对以色列上层社会的著名斥责:

“你们躺卧在象牙床上,安逸在榻上,吃群中的羊羔、圈里的牛犊,…唱闲曲…用碗喝酒,用上等的油抹身……所以你们必在被掳的人中首先被掳去。”
——《阿摩司书》6:4–7

SHALOM KWELLER,大卫城提供

上流社会。
在基瓦提停车场发掘出的这座公共建筑,其建筑风格与内部陈设表明,它是一座宏伟的住宅兼接待厅,承担着多种行政与仪式性职能。希伯来圣经将这类建筑称为“房屋(chambers)”。建筑100号在耶路撒冷的城市景观中独一无二,可能是一位犹大王国高级官员或祭司使用的“房屋”——如同那位在此出土印章的尼坦米勒,或许正是《列王纪下》第23章中所提及的官员。图中为建筑100号二楼房间的艺术复原图,描绘宾客在象牙装饰的家具上享用美酒佳肴、安然休憩的场景。

在希伯来圣经中,特别是在靠近巴比伦毁灭时期所写或编辑的经文中,官员与祭司使用的建筑被称为“房屋(chambers)”。例如先知耶利米曾提及位于圣殿附近的数位官员与富人所拥有的“房屋”(见《耶利米书》35:2–5)。这些房屋不只是住宅,也兼具国家机构功能,经常举行社交聚会(包括饮酒)并作出行政决策。

另一个例子见于《列王纪下》23:11,提到一位名叫“尼坦米勒”的王室官员的“房屋”——而这正是房间A出土封泥所记载的人名。尽管我们无法断言建筑100号即为“尼坦米勒的房屋”,但可以说,这座壮丽的建筑——至少是其装饰华美的二楼——很可能是某位如尼坦米勒般的犹大王国仆役、官员或祭司的“房屋”。

有关铁器时代晚期耶路撒冷的一切考古与文献证据均表明:建筑100号在古代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一座公共建筑,还是一处宏伟的住宅与接待场所——一座圣经所说的“房屋”,其主人是一位高级王室官员,承担王国的日常政务、行政与仪式事务。如今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了第一圣殿时期末期耶路撒冷统治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一角。

ARCHAEOLOGY ILLUSTRATED

提罗便谷TYROPOEON VALLEY在约公元前700年西罗亚地道建成后,
逐渐成为耶路撒冷城市中心的核心区域。
该地区在希腊化时期与罗马早期达到鼎盛,
如图所示的艺术复原图便再现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耶路撒冷的高租金地段
作者:Yuval Gadot,Yiftah Shalev

建筑100号为我们揭示了耶路撒冷上层阶级的生活面貌,也见证了该市行政区的扩展过程——这一过程始于公元前九世纪晚期,并在公元前七世纪达到高峰。在这一时期,王室官员开始在大卫城的山坡上定居,该地位于山顶之下,而山顶上则集中着国家的主要机构:圣殿、王宫,以及与其相关的祭司与王室法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西坡逐渐成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区域,这一现象在希腊化与罗马早期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达到顶峰。当时,城市的东坡已被完全废弃,而西坡则继续发展,兴建新的公共建筑。促成这一城市格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在公元前8世纪末至7世纪初,西罗亚地道(Siloam Tunnel)的开凿将城市的主要水源从位于东坡的基训泉(Gihon Spring)引流至中央山谷南端的西罗亚池(Siloam Pool)

随着水源转移,中央山谷(又称提罗便谷 Tyropoeon Valley)成为连接新水池与圣殿山地区的主要通道,从而使得西坡成为耶路撒冷城市结构重塑后的新核心区域。

Yuval Gadot 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考古学教授,现任耶路撒冷基瓦提停车场发掘项目的共同负责人之一。

Yiftah Shalev 是以色列文物局(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的考古学家,同样担任耶路撒冷基瓦提停车场发掘项目的共同负责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