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爱是的永恒欢乐-Love’s Abiding Joy

第六章 到达

接下来的三天火车旅程极为缓慢,对玛蒂来说尤其艰难。首先,她心急如焚地想见到米茜,而火车一再延误,行进缓慢得如同蜗牛一般,让她感到十分焦躁。几夜无法安睡更让她身心俱疲,这节车厢比起前几天乘坐的还要破旧简陋,木质座椅与狭窄空间使她难以坐得舒服,而过道太窄,几乎无法起身走动或伸展双腿。

整节车厢中只有两位女性,而且都不显得有意交朋友。车上的男人多为粗犷的淘金者或投机者,个个粗声粗气,言行不拘。雪茄与香烟的烟雾几乎弥漫整个车厢,让玛蒂觉得呼吸困难。天气越来越热,车厢里的闷热与污浊几乎让她透不过气来。前几晚旅馆里留下的臭虫咬痕更让她烦躁不安。

偶尔,她能从窗外看到些新奇的景象,比如一小群漫无目的游走在铁道旁的野牛。但大多数时候,眼前尽是荒芜的丘陵与被风扫过的草原。时不时能看见一些牛群,或是搭建简陋的拓荒者小屋。玛蒂只数到三座真正像样的房子,每座房子周围都建有许多附属建筑,她猜想那应该是某些人的成功牧场。

沿途的小镇虽不多,但大多都相当热闹。玛蒂心里纳闷:这些人到底从哪里来的?平日里她最喜欢观察来往行人,如今却一点兴趣也提不起来。她只想快点抵达拉海牧场、见到米茜。每当火车停下来,在某个不起眼的小镇耗费宝贵时间时,她便忍不住心烦意乱。到底是在干什么,居然能在这样一个小地方耽误这么久?

玛蒂闷闷不乐地抱怨着——天热、空间小、烟雾重、行程慢、身上又痒。但渐渐地,她意识到无论她如何烦躁,也无法让火车早一点抵达米茜那里。最终,玛蒂下定决心要像克拉克那样学会“耐心”。她坐好,强迫自己不再烦闷,甚至决定认真观察沿途风景,试着多了解一些这片土地。

第三天清晨,克拉克刚从前排座位聊天回来,脸上带着笑容告诉玛蒂:“前头那位先生说,米茜住的小镇就是下一站了。除非发生什么意外,我们应该能在中午之前到达。”

玛蒂听后欣喜若狂。现在更难保持镇定了,眼看就要到站了,这列“慢吞吞的乌龟火车”却还拖拖拉拉,真叫人着急。

那位先生说得没错。就在中午前不久,火车终于开始减速,乘客们纷纷活动起来,收拾各自的行李。

玛蒂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她相伴多日的旅客。她注意到一个年轻人提着小包裹向车门口走去。他看起来又疲惫又饥饿,眼中带着些许不安与孤独。

“他看起来还没有我家卢克大呢。”玛蒂心中怜惜地想着,“说不定他是独自一人来到这西部,也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

她正想开口问克拉克是否能为那年轻人做点什么,这时火车停了,那男孩也被人群吞没了踪影。

他们一边下车,一边迅速打量四周,沿着尘土飞扬的新木板道走去。木板道还未完全风化,显然比这座小镇还新。玛蒂注意到,镇上的建筑物大都新建不久,但许多看起来像是匆忙搭起的,用料廉价,既不讲究装饰,也没怎么校正垂直。

玛蒂的目光转向右边铁轨旁的一大片牛圈——成群结队的牛在里面嘶叫奔腾,卷起漫天尘土,几乎盖过了所有其他声音。毫无疑问,这是一座“牛镇”。

但玛蒂并不关心建筑,也不在意牛群——她只在意人。她的眼睛不停地在人群中搜寻,只为了那一个身影——米茜。

尘土飞扬的牛仔和他们同样沾满灰尘的马匹穿梭于主街上,宽边帽几乎遮住了他们的脸。街上走过一些女人,没有一个戴帽子,大多戴着廉价实用的头巾,甚至有些人干脆光着头。

玛蒂努力在拥挤的下车人群中紧紧跟着克拉克,同时双眼不舍地扫视着每一张陌生的面孔,焦急地寻找着米茜的身影。这时,一个低沉的男声在他们身旁响起:“打扰一下,先生,请问您是戴维斯先生吗?”

玛蒂抬头望去,只见一位牛仔模样的男人站在他们旁边,手里拿着帽子。

“我们正是,”克拉克答道。

“太好了,”那人笑道,“我是斯科蒂,是拉海家牧场的总管,特地来接这趟火车上的贵客。”玛蒂心中一沉——米茜并没有来。

克拉克放下手提箱,伸出手:“很高兴见到你,斯科特先生。”

“女士,”斯科蒂转向玛蒂,“我带您先去旅店歇歇脚,洗把脸。这儿到牧场还有一段路程。等咱们收拾好行李就上路。”

“那真是太好了。”玛蒂尽力以愉快的语气回答,跟着斯科蒂向街道走去。

“拉黑太太别提多激动了。”斯科蒂边走边说,“她真恨不得亲自来接你们。可这趟火车啥时候能到,谁也说不准。这趟还算好的,只晚了一天。有时候得晚五天呢!她带着两个小娃娃,哪能天天来这儿等火车?”

斯科蒂并未等他们回应,接着说:“昨天,老板带全家人进了一趟镇里,以防万一火车正好准点。结果当然没来成。他让我今天进城看看情况。他本来还想着明儿个再来一趟。现在好了,不用他跑这一趟了,夫人肯定高兴坏了。”

玛蒂听得也是一阵欣慰。天哪,心想,要是真晚了五天,自己肯定早就心急如焚了——米茜也一定受不了。

他们走进那家小旅店,斯科蒂同前台的接待员交谈了几句。玛蒂被带去一间房里。房间不算豪华,但很干净。玛蒂十分感激终于能用上新鲜的水,好好洗漱一番。克拉克和斯科蒂则又回火车站去取他们的行李。玛蒂默默祷告,希望行李都能平安无缺地抵达。

她心中难掩一点点失望——她原以为一踏进这个小镇就能见到米茜。但斯科蒂说得没错:米茜不可能每天来往于镇上,只为等一个不知何时才到的火车。旅店的房间在这炎热天气中竟显得清凉宜人。玛蒂洗漱完后便躺在床上,告诉自己只是稍微休息一会儿,等克拉克和斯科蒂回来。

等她再次醒来时,克拉克正俯身在她身旁。他说斯科蒂已经准备好带他们去吃点东西,然后就动身前往牧场了。

尽管玛蒂确实饿了,但她还是有些不情愿把时间花在吃饭上。他们匆匆吃完,斯科蒂也同样急着赶回牧场。

玛蒂坐在一张专门为她准备的马车座位上,那是威利特意加装的,尽可能地让她坐得舒适些。克拉克则和斯科蒂并肩坐在赶车的座位上。斯科蒂话不多,但他们有问必答,态度也算亲切。然而玛蒂却一句都没听进去。她既没有留意对话内容,也没特别注意沿途的景色。她的心思全在米茜身上,忍不住揣测多年未见会否产生隔阂。她们还能像过去一样分享彼此的心思吗?还是这些年的距离和经历已在她们之间筑起某种难以跨越的门槛?

玛蒂心头一阵发紧。米茜的孩子们——她的孙儿们,又会如何看待这个素未谋面的“陌生奶奶”?是亲切的期待,还是冷漠的礼貌?

这些疑问像麻线一样缠绕着她的思绪,一圈圈打着结,越理越乱。克拉克不时回头看看她,她努力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只希望他没有察觉她内心的不安。

突然,他们翻过一座小丘,斯科蒂拉住缰绳,“前头那片,就是老板的地儿了。”他说道,语气中透着自豪,仿佛那片土地也是他自己的心血结晶。

玛蒂心头一跳——就在那儿!她眼前出现一座宽敞的灰色石屋,屋顶轻轻冒着烟。屋旁是一方小小的菜园,还有一股细流从岩壁下淌出。玛蒂远远地望见鸡舍、成排的牛栏、牧工宿舍和厨房小屋……而在房子另一侧,有一小块麦秸铺成的屋顶。那就是米茜当年住过的草皮屋吧。玛蒂眼眶湿润,恨不得立刻跳下车奔跑过去。她强忍激动,坐在原位。斯科蒂扬鞭,车继续前行。

不知是斯科蒂赶车手法娴熟,还是玛蒂心中期待如火,又或是马儿急着回到熟悉的马厩,接下来的路似乎特别快。

下了坡,斯科蒂拉住缰绳,把缰绳交给克拉克:“我就先去忙啦,你们肯定想自己迎一迎亲人。”

“多谢你这一路的照顾。”克拉克热情地回应。

斯科蒂脱帽致意,转身走向马厩。

玛蒂则爬到克拉克身边,为的是能更好地望见前方的房子。

就在这时,窗边闪过一抹红色布裙的身影——是米茜!她冲出家门,张开双臂,满脸泪光,一边奔跑一边呼唤他们的名字。玛蒂也立刻跳下马车,与她亲爱的女儿紧紧相拥。两人抱着彼此又哭又笑,反复轻声说着一些只有彼此能懂的亲昵话语。

“终于,终于。”玛蒂的心在欢唱,“我的那些‘如果’终于成为现实。”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伴随着热烈的谈话与活动而飞逝。两个孙子立刻俘获了新认识的外祖父母的心。玛蒂很感激两个男孩都毫不拘束,甚至还愿意被拥抱。内森满脸兴奋,急着安排他对这两位特别来客的“招待”。“妈妈说我可以带你们去看我的房间”、“妈妈说你会和我一起骑马,外公”、“妈妈说你一定想看看我自己的小马”、“妈妈说你会常常给我读故事。”米茜笑着,玛蒂这才意识到,女儿早就细心地为两个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让他们期待与祖父母相识。

约西亚还太小,不像哥哥那样能参与太多对话,但他也不停地拉着衣角、伸出双手,喊着:“抱!”玛蒂欣喜地发现,这两个孩子与她和克拉克之间很快就建立起亲密感。每当约西亚从哥哥那里“抢戏”,他就开始兴奋地说:“你看这个”、“你喜欢这个吗?”、“外婆,你快看!”克拉克和玛蒂在看到这两个小男孩的第一眼时,心就已经被彻底俘虏了。

整座房子里回荡着欢声笑语。米茜带着他们一间一间地参观,她骄傲地介绍,玛蒂则惊叹于这座石头大屋的舒适、清凉与美观。他们是从宽敞的大门口进来的,门后是一个明亮的大前厅。地板是磨光的石材,墙壁是白色带纹理的灰泥。墙上挂着具有西班牙-墨西哥风格的画作,一张白色铁艺长椅靠在墙边,上面放着带花纹图案的软垫。米茜从坐垫中的绿色取色,在屋内装饰上做了小巧呼应,整体效果清爽而舒适。

客厅宽敞通透,一座巨大的石头壁炉映入眼帘。家具布料是深红与金色相间,帷幔也是相同的材质,系着金色流苏绳。整个空间充满浓郁的西班牙风格,看起来既高雅又温馨。地板是深色木材,墙面依旧是灰泥抹成,铺着各式深色调的地毯,不是手工织物,而是商店购买的现成地毯。屋内的摆设、灯具皆是西班牙风格——以黑、红与金为主色调,显得极具格调。

玛蒂看着四周,心中充满敬意。她从未见过如此气派的客厅,不禁对米茜说:“我这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么阔气的客厅呢!”

他们继续参观餐厅。“从这儿开始,”米茜笑着一挥手,“我们家的‘豪华感’也就到此为止啦。接下来的部分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咯。不过没关系,每次卖完一批牛,总能添置点什么。”

餐厅里是一张长长的木头长桌,很明显是威利亲手打造的。米茜一边说着,一边朝着桌子挥手,“威利答应我,今年秋天会买张真正的餐桌,还有一套正式的餐椅。”眼下这些椅子虽然坐着挺舒服,但不成套,也算不上什么好货色。白灰泥墙上还空空荡荡,窗帘也只是简单的棉布制成。在角落一张陈设柜上,整齐地摆着玛蒂当年硬塞给米茜带去的“讲究餐具”。看到这一切,玛蒂心头忽然松了一口气。这房间简单、朴实,仿佛让她与女儿之间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许多。

“哦,米茜,”玛蒂边说边轻轻抱了抱她的女儿,“我真为你感到骄傲,也真替你开心!”克拉克也以一个会意的微笑表示赞同。

几个卧室都宽敞明亮,但陈设都相当简单,窗帘、床罩、地毯也多是自家手工缝制。玛蒂认出不少是她当年和女儿一起缝的。

接着米茜带他们去看屋子的另一翼——厨房。玛蒂惊讶地发现,在进门前,米茜还轻轻敲了敲门,然后才带他们进去。

厨房里,一位精瘦的中国人正忙着准备晚饭。玛蒂万万没想到,米茜居然请了厨子。

“王,”米茜介绍说,“这是我爸,这是我妈。”

王露出灿烂笑容,连连点头,致意说:“你好你好,王很高兴见你,怎么好意思,怎么好意思。”

克拉克和玛蒂都笑着回礼打招呼。

“王的英文还在学习中,”米茜一边解释,王一边乐呵呵地继续点头。“他学得挺快的,不过烹饪他倒是早就会了。每家牧场主都羡慕我们家,请我们吃饭就是为了能尝尝旺做的菜。”

王再次点头致意,还带他们参观了一圈厨房。厨房空间非常宽敞,灶也很大。王得意地掀开几个锅盖,锅里冒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米茜继续带他们走过走廊,来到后门前。

“我可没想到你们家还有厨子,真是了不得。”玛蒂赞叹道。

“王不是很早就来我们家,他是后来才来的。”米茜解释,“一开始我还觉得威利太大手大脚了,现在我反倒不明白我当初怎么还犹豫过。王实在太能干了,洗衣也帮忙。这样我就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这房子又大,忙得过来也得靠他。而且,这对王来说也是份工作、一个家。内森和约西亚都很喜欢他。倒是库奇一开始有些吃醋。”

“他怕别人取代他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但两个小调皮却把两个大男人都哄得服服帖帖。现在两位厨子晚上还会坐一块儿喝咖啡聊天。教王学英文的,居然就是库奇自己!”

米茜一边说着,一边带他们走到后门,推开门通往后院的露台。房子的正面、卧室那一翼和厨房那一翼,三面围绕着一个美丽的庭院。第四面则开向远处的山泉,泉水流过米茜亲手打理的花坛。玛蒂称赞那花坛的美丽,米茜笑着说那些花都是她从附近山上移植来的,除了那一小块玫瑰花圃。

“那是斯科蒂送的,”米茜笑着说,语气里带着几分揶揄,“他出差去南边选购上等牲畜回来时带回来的礼物。当时他还有些脸红呢。”

露台前方是个遮蔽的小阳台,有帘篷遮阴,傍晚时分格外凉爽宜人。玛蒂想着,这地方真适合在下午坐着缝缝补补、或是给孩子们读书讲故事。她对这所房子感到十分满意,不论是风格还是细节安排都体现出温暖和爱。

玛蒂尤其欣赏米茜在客厅布置上的品味,她喜欢那些西班牙风格的配色与装饰。同时,她也注意到,家中其他区域依然保持着简朴务实的布置。这让她感觉到,米茜与威利并没有因富裕而浮躁,而是愿意一步步来,慢慢打造自己的家。这份稳重与远见,让玛蒂既欣慰又感动。

参观完屋子后,威利邀请克拉克去看看牲口和牛棚,而米茜则带玛蒂去菜园、泉水边、鸡舍,还有那座他们曾经居住的小草皮屋(soddy)。

内森一开始还舍不得离开外婆的手,执意要和她一起去,但又特别想向外公展示他的小马。约西亚本来正骑在外公肩上,也不太想下来,可他又不想离开妈妈。再说,他简直迷上了那群鸡!两个孩子都闹腾了一番,最终“男人们”去了牲口棚,女人与约西亚则往菜园方向走去。

玛蒂看到菜园时很满意。虽然不及她在东部老家的菜园发展得那么好,但种植得井井有条,植物长势良好,看得出将会产出不少美味的蔬菜。

泉水虽然不如东部自家的泉水那般丰沛,但在这片干燥贫瘠的西部平原上,它所孕育出的绿意令人惊艳。泉边长着一丛丛绿色植物和小树,像一片真正的“绿洲”。

接着她们走到鸡舍前,四五十只母鸡在鸡圈里争食打闹,生机勃勃。米茜告诉妈妈,这些鸡的产蛋率很好。约西亚兴奋得不行,冲着鸡群大喊大叫,还抓了一把草和泥往鸡圈里扔。风正好吹回来,一脸灰尘。米茜笑着叫停,他立刻眨着眼听话地停下了。

然后她们走向那座毫不起眼的草皮屋。玛蒂注意到,米茜提到它时语气里满是柔情,甚至带着欣喜,这让她难以理解。

米茜推开那扇简陋的木门,她们走进那间昏暗的小屋。玛蒂的眼睛适应了片刻,才看清屋里陈设:角落里是一张床,黑色的铁炉依旧在老地方,小桌子和两个小凳也还在。

玛蒂环顾四周,看着那简陋的家具、草皮做的屋顶,还有踩实的泥土地面,心中不禁震撼:

你就是在这种地方生活?你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在这样一间房里度过西部最初的日子?你居然熬过来了?

但米茜正在说话,她的声音打断了玛蒂的沉思:

“威利本来想把这房拆了,我死活不肯。我对这地方有太多回忆了。屋顶我们已经重新铺过几次。冬天的风雪一来,草皮顶很容易坏。一旦开始漏雨,就得赶紧修,不然就没法住人了。”

玛蒂没有说出自己此刻的心声,只是伸出手抚摸女儿的脸颊,柔声说:

“我为你感到骄傲,米茜,真的很骄傲。我曾希望你将来能为你所爱的人成一个温暖的家,而你做到了。你没有看这个草墙土地面,而是看见了家的真正意义。家,不是瓷器,不是精致的摆设——而是爱与付出。还记得当初我非要你带上那一套餐具吗?我说,总有一天你会为那套碟子感到高兴。你其实没什么空间,却硬是带上了它们。可我错了,是你对的。家不是摆设,而是爱。你用自己的双手和一颗心,建起了一个真正的家。我真的非常骄傲。”

米茜的笑容温柔而明亮。玛蒂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再次环顾这个草皮屋。这一次,她竟觉得这里不再黯淡,地板也不再粗糙。短短几分钟间,某种无形的力量改变了这小屋的模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